終於等到今年初雪了! 把孩子送上校車後,我獨自漫步在飛舞的雪花中,好夢幻阿! 但走不到五分鐘就變成了一個殭屍、四肢僵直的行走,零下2度實在是太~冷~啦! 最後還是果斷回家吹暖氣,煮了一鍋熱呼呼的鍋物來暖身子,吃得好滿足好幸福,這鍋就是 — 砂鍋鮭魚下巴煲!
這道在年夜飯也出現過,詢問度很高! 其實這就是砂鍋魚頭,但我發現很多人都不會啃魚頭欸(我超愛),或者怕跟魚四目相接,所以在這個食譜,我把鰱魚頭改用方便料理的鮭魚下巴 。這個部位不只比較便宜,也藏不少肥美的鮭魚肉,而且油脂豐富、吃起來很軟嫩,真的超級推薦!
本以為砂鍋魚頭要團購才吃的到,原來只要用家家必備的沙茶醬,就可以炒出鮮美無比的湯頭! 在湯頭中放入大白菜燉到軟爛,就是入味的白菜滷! 我還炸了黃金蒜和炸芋頭,簡直比照佛跳牆規格! 原來用平價食材就可以做出高級口感的料理,大家快一起煮起來~~
砂鍋魚下巴煲 – 5人份
食材
- 鮭魚魚下巴 Salmon Collar – 4片
- 粗粒地瓜粉 Tapioca Starch – 1小碗
- 紅蔥頭 Shallot – 2顆
- 薑 Ginger – 10片
- 蒜頭 Garlic – 10瓣
- 大白菜 Napa Cabbage – 1/2顆
- 蒜苗 Leek – 1支
- 芋頭 Taro – 6塊
- 火鍋料(如鳥蛋、凍豆腐、玉米、鴻喜菇、魚丸) – 適量
調味
- 沙茶醬 Sha Cha Sauce – 2大匙
- 豆瓣醬 Chili Bean Paste – 1大匙
- 米酒 Rice Cooking Wine – 2大匙
- 鹽 Salt – 2茶匙
- 糖 Sugar – 1茶匙
- 白胡椒粉 White Pepper – 1茶匙
- 鰹魚粉 Bonito Seasoning – 1茶匙
步驟
1.備料: 把紅蔥頭去皮切細,老薑切成薄片,蒜頭去皮,蒜苗斜切成薄片,如果買不到,也可以用美國大蔥Leek代替。大白菜洗淨切大塊,菜梗和菜葉分開放
2.鮭魚下巴洗淨擦乾後,用鹽、白胡椒抓醃,沾上一層薄薄的粗粒地瓜粉
3.放入氣炸烤箱200C/400F氣炸12分鐘,翻面再氣炸3分鐘,因為鮭魚油脂很豐富了,不需要在表面上噴油,氣炸完也是漂亮的金黃色。料都準備好,就可以開始來煮了,煮的過程非常快,腳步跟上!
4. 熱稍微多的油,把蒜頭放下鍋半煎炸,稍微傾斜鍋子、讓蒜頭泡在熱油中,炸到變成金黃色,撈起瀝乾。接著把芋頭下鍋,把每一面煎到焦黃,炸過的芋頭放入湯煮會更香更綿密,也比較不容易化開,煎好夾起鍋。油炸這個步驟稍嫌麻煩,但可以讓整鍋砂鍋魚下巴的風味更香、更濃郁!
5. 用炸過蒜的油,直接爆香紅蔥頭,炒出香氣後下薑片,接著放入牛頭牌沙茶醬、豆瓣醬,轉小火慢慢炒出豆瓣醬的紅油,接著嗆一點米酒下鍋。註: 炒豆瓣醬要轉中小火,否則很容易燒焦
6. 沙茶醬和豆瓣醬一定要先炒過,醬香會變成更加迷人,是這鍋湯頭的精隨所在! 加入高湯(或水)到八分滿,用鹽、糖、白胡椒粉調味,若不是加高湯,就補加一匙鰹魚粉,提昇讓湯頭的鮮味。當湯頭再次滾起,放入白菜梗煮到軟之後,再放入白菜葉的部分
7. 把湯底倒入砂鍋,在白菜上排一圈火鍋料: 鳥蛋、魚丸、鴻喜菇、凍豆腐(把Firm Tofu水倒掉直接冰冷凍)、玉米、炸芋頭、炸蒜頭,別忘了主角 — 鮭魚下巴,最後再放上一小把蒜苗,就完成美美的一鍋砂鍋魚下巴煲了! 把砂鍋移到卡式爐上,加蓋煮到滾、轉中小火煮5~10分,把火鍋料煮熟即可享用
看著砂鍋不斷冒出白色的蒸氣,我已經碗筷預備備,迫不及待要開動啦! 用鮭魚下巴取代魚頭來做砂鍋魚頭,不只比較好蹭,鮭魚的肉質也意外鮮嫩好吃! 悶煮到軟爛入味的白菜,吸滿沙茶湯汁的精華,非常鮮美! 炸過的蒜頭和芋頭,讓整鍋湯頭變的濃厚了,再配上其他豐富火鍋料,想吃什麼就加什麼,好滿足的一鍋!
歡迎光臨蘿拉的小廚房,不定期更新小廚房小點心
My Facebook
My Instagram